2024-05-19 行业资讯 124
美国拟对华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影响几何?
(作者赵东晨系工银国际研究部副主管,朱帅系工银国际汽车行业分析师)
美国政府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出口加征高额关税
近期有外媒报道称,美国拜登政府拟将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电动汽车关税税率从目前的25%大幅提高至100%,并额外增加2.5%的关税,使得中国电动车出口至美国的关税税率达到惊人的102.5%。这一举措从产业角度看,显示了美国方面坚决阻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意图。
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欧洲和东南亚,不依赖低价竞争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飙升,出口量急速增长。2019年仅3.11万辆,至2023年飙升至120.3万辆。2024年前4个月已达42.1万辆,全年预计将超过150万辆,占汽车总出口的22%左右。出口重心集中在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澳大利亚,约占90%以上。相较之下,美国并非首要出口目的地。数据显示,2023年向北美出口约5.2万辆,其中向加拿大出口约4万辆,直接向美国出口约1.2万辆,占比约1.0%。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注重品质,无倾销问题。根据2023年数据,出口至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的新能源汽车均价约3万美元/辆,至加拿大的均价接近4万美元/辆,部分车型价格甚至高于国内。中国以技术和竞争优势扩展市场,不依赖低价竞争。
美国高关税短期内影响象征大过实质
美国最近大幅提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关税税率并未出乎市场预期。考虑到当前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有限,关税的短期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也表明他们目前并没有在美国销售的计划。
然而,市场更为关注欧盟政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德国和法国等国,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中国新能源汽车涌入欧洲市场已引起警觉。去年10月,欧盟启动了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试图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最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需要防止中国电动车“获得大量补贴”并充斥欧盟市场。然而,宝马、大众等欧洲汽车巨头纷纷反对欧盟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呼吁与中国企业保持正常合作和良性竞争。
短期内,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加关税可能会面临阻力。中国是欧洲主要汽车品牌的最大海外销售市场,任何举措都可能影响相关品牌在中国的现有利益。此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具有较大的控制权,欧盟目前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并不现实。另外,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优势,据市场测算即使面对欧盟高达30%的关税,像比亚迪这样竞争性极强的车企仍有可能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直到关税达到45%甚至55%左右,才可能让这些车企在向欧洲市场出口电动车的生意上无利可图。
长期来看,海外建厂并实施地方化生产可能成为缓解中国新能源汽车直接出口压力的有效策略。目前,上汽、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蔚来等车企已在海外设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这些新投资工厂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匈牙利、巴西等地,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新能源汽车直接出口增长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对哪些车企或将产生潜在的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较大的品牌包括上汽、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等。然而,在美国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的存在相对较少。根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仅吉利汽车向美国出口了2217辆汽车,是唯一一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此外,吉利汽车并非直接出口,而是通过其“极星”(Polestar)品牌进行销售。其另一个子品牌路特斯的交付量为零,但预计今年会有一些汽车交付。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近期明确表示没有进入美国市场销售电动车的计划。
图表一:中国历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
来源:中汽协,工银国际预测 单位:万辆
图表二:2023年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分目的地均价
来源:海关数据 单位:人民币万元/辆
图表三: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来源:TrendForce
从街机到抓娃娃机,硬币经济也将被移动支付取
“解禁”百日,中兴复苏几何?
中建海丝城 237万㎡国际滨江大城
硬核赋能
雷沃新能源后发先至的“动力密码”
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布局雷沃重工并不算早,但其首款纯电动装载机推出至今,依然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热销产品。如今,新能源市场内卷严重,产品同质化问题逐步显现,雷沃重工的成功之处在于切中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竞争技术为本的发展关键,以及潍柴集团动力技术上的硬核底蕴加持。
相较于传统燃油装备,新能源产品的较量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动力链的技术实力比拼,主要涉及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多元化燃料动力等技术。在占到电动装备总体成本40%至50%的动力电池上,供应商品牌高度集中、产品质量差异不大。在电机、电控技术上,中小整机制造商多依赖于外部品牌,造成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匹配上参差不齐。而多数头部企业虽然实现了电机、电控技术的自主研发,但从产品的实际落地作业效果中不难发现,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等技术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以动力起家的潍柴,凭借在动力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早早布局新能源。多元技术路线并发之下,已完成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路线动力总成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雷沃重工的新能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能源全链路技术领跑 构建新能源版块新壁垒 以雷沃重工电动装载机为例:在动力电池上,有别于市场中普遍安装的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雷沃配备的潍柴弗迪定制化开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一大技术亮点。 潍柴弗迪针对工程机械工况定制化开发了具有超强寿命和超长耐久性的电池产品,更好应对工程机械设备高温、高湿和高强度作业要求,缓解电装用户的续航焦虑。 要知道高效的前提是安全,雷沃重工多角度入手加固电装“安全阀”。雷沃重工在电装上始终贯彻集成化设计。其中,动力总成和控制器集成之后,减少了高压线束,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得以幅提升。另外,动力电池和控制器整体封装,使得系统防尘、防水、防腐蚀性能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用电安全。 团队作战中,再强悍的兵也需要优秀的将领方能充分发挥作战能力,电控技术就是电动设备上的那颗“智慧大脑”,指挥着电动装载机,在更低消耗、更高效率的区间完成施工作业。 雷沃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控制策略,可精准控制各个动力单元,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电机运行,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调控。在提升各系统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降低设备使用电耗,从而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潍柴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核心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下,雷沃重工打造出兼具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些产品通过动力系统与能效管理的深度优化,不仅实现了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以全生命周期的高稳定性表现,逐步赢得市场终端用户的信赖。 全场景解决方案 定制绿色施工“最优解” 除了电装单兵作战外,雷沃重工凭借对施工工况与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新能源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工况的作业需求,为用户提供绿色、高效、可靠的施工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并配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在矿山领域,雷沃重工可提供包含FR750F挖掘机、FL966EV电动装载机和LT110H矿卡等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耐久性,完美契合了采矿作业环境下恶劣的施工环境与高强度的运行要求,为矿山开采作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设备支撑。 三大核心业务全面转型!雷沃重工新能源产品凭什么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