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行业资讯 169
10月19日,京东宣布今年11.11大促将首次推出“京东拼购”等玩法。10月19日,美团点评官方微信小程序也正式上线了“好货拼团”板块。
事实上,此前已经有包括阿里、苏宁、今日头条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切入了社交拼团业务。而这一切,在笔者看来,巨头们完全已经将拼购当成了获取用户流量的下一个杀手锏。
拼购成“香饽饽”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将突破3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2%。这也意味着,未来社交电商或仍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而作为社交电商的集中展现形式,拼购正凸显着自身鲜活的能量。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拼购已经成为巨头最新切入的业务。
具体来看,巨头们正在尝试性地推出自家相关的拼购业务。如果让消费者直接说出某个巨头旗下的拼购业务,可能会非常轻松。因为这些巨头推出的拼购应用,名字上大同小异——手淘特价版、京东拼购、苏宁拼购、今日头条的“值点”……
此外,支付宝联合淘宝上线拼购小程序“每日必抢”,网易则推出了“网易一起拼”。总的来看,它们还都是以“拼”、特价为主要特性,为自己烙印下超值的标签。
而从数据上看,拼购在近段时间以来也成为电商行业的一个热词。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8上半年国内拼购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巨头的入场下,它们不仅让自身拥有了亮眼表现,还让拼购行业获得了整体提升。从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看,各个巨头的拼购业务都有着显著提升。这也意味着,以布局消费分级市场为目标的拼购,成为了当下巨头眼中的“香饽饽”。
巨头在拼购行业的试水,还反应在将自身的资源不断向拼购业务倾斜。比如,很多巨头都举办了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并展现自身拼购业务的特性。
比如:京东拼购频道此前公布了双11玩法,旨在以流量传播扩散+提升订单为目标,通过打造贯穿双11的拼购寻宝乐园,同时引爆11.8拼购玩法狂欢日,为拼购小程序引流,帮助平台转化新用户并提升订单量。
苏宁拼购则将重点在直采直销生鲜商品上发力。在刚刚过去的双十拼购日,苏宁拼购一天卖出了40万个柚子,这坚定了其发展生鲜拼购的战略构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巨头的不断试水下,拼购这一社交电商模式已经变得迅速火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消费变得多元化的好兆头。
品质化渐成主流
其实,如果不戴“有色眼镜”去看拼购的话,其身上还是有很多亮点的。拼购以低价引入流量,通过关系网对商品进行分裂曝光,在满足多数人追求“低价”需求的同时,又大幅度增加中小商家和尾货的曝光率和购买率。也正因为如此,拼购在当下俨然成为购物模式中的一股新势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拼多多一家独大的时候,其商品质量、售后等饱受诟病。山寨、造假的问题,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而在巨头纷纷入场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意味着拼购将进入下半场。在下半场开启的同时,拼购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拐点。拼购在展现品质化的同时,也将成为巨头业务的补充,让它们构建更为完善的商业生态矩阵。
对消费者利好的消息,在于品质化将成为拼购的常态。同时,品质化也将是巨头拼购业务的竞争发力点。不管是为了稳固消费者群体,还是出于维护自身品牌形象的考虑,巨头都不会再去牺牲商品质量和售后来实现低价。
它们会尽力展示自身的物流实力、电商交易技术能力、核心交易链路、消费保障制度等,将供应链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巨头的拼购业务将让消费者享受到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品质好货,并由此实现真正的消费升级。
此外,拼购业务的上线也是对巨头自身实力的加强。以美团拼团为例,其让美团实现了从虚拟商品向实物商品的过度,完成了自身商业边界的扩张。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表示,“过去用户可能只有在吃饭等时候才想到打开美团,但如果增加了商品类拼团,既有用户可能会在APP上停留更多的时间用于浏览商品”。
而对于巨头而言,以往虽然在努力强调业务之间的整合,但缺少了某个版块后,业务之间总会有割裂感。拼购业务的出现,或许就能成为“黏合剂”,让巨头的业务实现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巨头来说,它们此前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瓶颈。而要寻找创新增长点,就必须在流量上痛下苦功。拓展流量的最佳做法,就是通过开辟新业务获取。而拼购身为“引流大户”,自然被巨头所看重。在拼购行业的下半场,它们将争抢中高端消费人群,不断攫取新的流量。
相信随着巨头纷纷切入拼购领域,后者也在加速下沉。而就发展趋势来看,只拼价格不拼质量的原始拼购模式注定被淘汰。在被巨头开启的下半场,拼购有望与消费升级概念的成熟、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高度契合。届时,拼购业务也将成为巨头比拼的另一立脚点。
【来源:蓝鲸TMT网 作者:科技说说】
从街机到抓娃娃机,硬币经济也将被移动支付取
“解禁”百日,中兴复苏几何?
中建海丝城 237万㎡国际滨江大城
硬核赋能
雷沃新能源后发先至的“动力密码”
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布局雷沃重工并不算早,但其首款纯电动装载机推出至今,依然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热销产品。如今,新能源市场内卷严重,产品同质化问题逐步显现,雷沃重工的成功之处在于切中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竞争技术为本的发展关键,以及潍柴集团动力技术上的硬核底蕴加持。
相较于传统燃油装备,新能源产品的较量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动力链的技术实力比拼,主要涉及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多元化燃料动力等技术。在占到电动装备总体成本40%至50%的动力电池上,供应商品牌高度集中、产品质量差异不大。在电机、电控技术上,中小整机制造商多依赖于外部品牌,造成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匹配上参差不齐。而多数头部企业虽然实现了电机、电控技术的自主研发,但从产品的实际落地作业效果中不难发现,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等技术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以动力起家的潍柴,凭借在动力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早早布局新能源。多元技术路线并发之下,已完成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路线动力总成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雷沃重工的新能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能源全链路技术领跑 构建新能源版块新壁垒 以雷沃重工电动装载机为例:在动力电池上,有别于市场中普遍安装的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雷沃配备的潍柴弗迪定制化开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一大技术亮点。 潍柴弗迪针对工程机械工况定制化开发了具有超强寿命和超长耐久性的电池产品,更好应对工程机械设备高温、高湿和高强度作业要求,缓解电装用户的续航焦虑。 要知道高效的前提是安全,雷沃重工多角度入手加固电装“安全阀”。雷沃重工在电装上始终贯彻集成化设计。其中,动力总成和控制器集成之后,减少了高压线束,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得以幅提升。另外,动力电池和控制器整体封装,使得系统防尘、防水、防腐蚀性能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用电安全。 团队作战中,再强悍的兵也需要优秀的将领方能充分发挥作战能力,电控技术就是电动设备上的那颗“智慧大脑”,指挥着电动装载机,在更低消耗、更高效率的区间完成施工作业。 雷沃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控制策略,可精准控制各个动力单元,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电机运行,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调控。在提升各系统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降低设备使用电耗,从而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潍柴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核心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下,雷沃重工打造出兼具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些产品通过动力系统与能效管理的深度优化,不仅实现了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以全生命周期的高稳定性表现,逐步赢得市场终端用户的信赖。 全场景解决方案 定制绿色施工“最优解” 除了电装单兵作战外,雷沃重工凭借对施工工况与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新能源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工况的作业需求,为用户提供绿色、高效、可靠的施工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并配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在矿山领域,雷沃重工可提供包含FR750F挖掘机、FL966EV电动装载机和LT110H矿卡等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耐久性,完美契合了采矿作业环境下恶劣的施工环境与高强度的运行要求,为矿山开采作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设备支撑。 三大核心业务全面转型!雷沃重工新能源产品凭什么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