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行业资讯 146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以说是瑞浦兰钧近期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为了满足当下迅速发展所催生的各种需求,并支撑企业未来的进一步扩张,瑞浦兰钧不断加大研发、管理方面的投入。从其公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来看,瑞浦兰钧去年的研发和行政开支分别约为9.91亿元、5.65亿元,上涨幅度分别为29.1%、62.9%。
重视产品口碑与质量,亏业绩但不亏研发
成立于2017年的瑞浦兰钧,在锂电池行业中只能算是一名新兵。作为后起之秀,瑞浦兰钧目前正是创业阶段,企业出现亏损是无可厚非的。从其发布的年报来看,瑞浦兰钧2023年净亏损为19.43亿元人民币。而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有:2023年锂电池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对集团毛利造成了负面影响,有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延长,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以及新产品研发费用的增加。
亏业绩,不亏研发。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与口碑,瑞浦兰钧选择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公开信息显示,瑞浦兰钧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在研发投入上分别约为2.46亿元、7.68亿元、9.91亿元。2024年,预计瑞浦兰钧全年的研发投入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而在研发人员的数量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瑞浦兰钧拥有2120名研发人员,并在上海和温州设有研发中心。同时,该公司在嘉善还有一个在建的研发中心,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研发成果方面,瑞浦兰钧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2022年8月推出的问顶电池技术。该技术缩短了电池极耳长度,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使电芯内部结构实现了一体化的连接,电池原有的顶部空间由15mm缩减到了8mm,内部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实现了45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可应用于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产品。
瑞浦兰钧问顶电池技术的面世,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车型,进入了700公里续航里程的时代。
动储结合战略初显成效,2025年有望扭亏为盈
尽管瑞浦兰钧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在动储结合战略、愈发完善的产能与产品布局,以及问顶电池技术落地迅速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加持下,其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据了解,瑞浦兰钧是业内最早主动选择动力与储能电池双轮驱动的企业之一。在动储结合战略下,瑞浦兰钧的收入来源得以拓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瑞浦兰钧在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方面位居国内市场第六。储能电池市场方面,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的统计数据显示,瑞浦兰钧2023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四。
在产品布局方面,问顶家族电池产品拥有问顶158Ah&175Ah&200Ah动力电池、问顶320Ah&345Ah储能电池、问顶R300&R600长电芯,以及在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发布的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新品,覆盖了动力、储能两大市场。
并且,瑞浦兰钧问顶家族电池产品的性能也相当出色。以问顶175Ah动力电池为例,对比同尺寸的166Ah电池,问顶175Ah动力电池容量提升了6%,体积利用率提高了7%,直流内阻降低了10%。
另外,问顶175Ah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超过了430Wh/L,且支持2.6C快充,16分钟大概能充到80%电量。
储能电池方面,瑞浦兰钧是业内首家量产320Ah储能电池的厂商,其推出的问顶320Ah储能电池已经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 Rheinland颁发的UL 1973、UL 9540A、IEC 62619三项国际权威认证,并收到了Powin、EnergyVault等头部企业的大额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瑞浦兰钧在产能布局和生产效率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目前,瑞浦兰钧在温州、嘉兴、柳州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欧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等地区建立生产工厂的计划也在进行中。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瑞浦兰钧产能将超过150GWh。
生产效率方面,瑞浦兰钧在2023年上半年已经实现部分型号的电池良品率能达到96%,开发的高速产线生产节拍已经达到40PPM,并且50PPM以上的高速产线也在筹备中。
不难发现,坚持技术创新,坚守产品质量与性能的瑞浦兰钧,在未来实现突围,2025年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必将会大大增强。
从街机到抓娃娃机,硬币经济也将被移动支付取
“解禁”百日,中兴复苏几何?
中建海丝城 237万㎡国际滨江大城
硬核赋能
雷沃新能源后发先至的“动力密码”
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布局雷沃重工并不算早,但其首款纯电动装载机推出至今,依然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热销产品。如今,新能源市场内卷严重,产品同质化问题逐步显现,雷沃重工的成功之处在于切中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竞争技术为本的发展关键,以及潍柴集团动力技术上的硬核底蕴加持。
相较于传统燃油装备,新能源产品的较量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动力链的技术实力比拼,主要涉及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多元化燃料动力等技术。在占到电动装备总体成本40%至50%的动力电池上,供应商品牌高度集中、产品质量差异不大。在电机、电控技术上,中小整机制造商多依赖于外部品牌,造成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匹配上参差不齐。而多数头部企业虽然实现了电机、电控技术的自主研发,但从产品的实际落地作业效果中不难发现,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等技术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以动力起家的潍柴,凭借在动力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早早布局新能源。多元技术路线并发之下,已完成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路线动力总成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雷沃重工的新能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能源全链路技术领跑 构建新能源版块新壁垒 以雷沃重工电动装载机为例:在动力电池上,有别于市场中普遍安装的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雷沃配备的潍柴弗迪定制化开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一大技术亮点。 潍柴弗迪针对工程机械工况定制化开发了具有超强寿命和超长耐久性的电池产品,更好应对工程机械设备高温、高湿和高强度作业要求,缓解电装用户的续航焦虑。 要知道高效的前提是安全,雷沃重工多角度入手加固电装“安全阀”。雷沃重工在电装上始终贯彻集成化设计。其中,动力总成和控制器集成之后,减少了高压线束,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得以幅提升。另外,动力电池和控制器整体封装,使得系统防尘、防水、防腐蚀性能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用电安全。 团队作战中,再强悍的兵也需要优秀的将领方能充分发挥作战能力,电控技术就是电动设备上的那颗“智慧大脑”,指挥着电动装载机,在更低消耗、更高效率的区间完成施工作业。 雷沃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控制策略,可精准控制各个动力单元,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电机运行,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调控。在提升各系统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降低设备使用电耗,从而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潍柴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核心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下,雷沃重工打造出兼具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些产品通过动力系统与能效管理的深度优化,不仅实现了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以全生命周期的高稳定性表现,逐步赢得市场终端用户的信赖。 全场景解决方案 定制绿色施工“最优解” 除了电装单兵作战外,雷沃重工凭借对施工工况与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新能源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工况的作业需求,为用户提供绿色、高效、可靠的施工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并配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在矿山领域,雷沃重工可提供包含FR750F挖掘机、FL966EV电动装载机和LT110H矿卡等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耐久性,完美契合了采矿作业环境下恶劣的施工环境与高强度的运行要求,为矿山开采作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设备支撑。 三大核心业务全面转型!雷沃重工新能源产品凭什么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