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行业资讯 127
2024年 4月20日-21 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能源协会支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以 “点绿成金·化碳为零”为主题,重点分享了金融、碳资产管理领域优秀的学术和实践案例,全面剖析了碳金融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和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探讨分析了各类碳资产和碳金融产品发展和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共同探索了碳金融促进绿色低碳投融资机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协同共赢以及真正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碳中和贡献智慧。
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
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主持了开幕仪式。在开幕式环节,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作为主办方代表,分别向参会嘉宾致欢迎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赵鹏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为论坛开幕致辞,金融专业人士、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原CEO朱云来发表了开幕演讲。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赵鹏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
金融专业人士、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原CEO朱云来
在全体大会环节,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中英对话机制“一带一路”金融与专业服务公使、IMF原副总裁朱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本环节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主持。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
在“经济转轨 绿色投资”的主题论坛环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张平;山东京韵泰博负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帅;弗碳(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青;大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吴峥嵘;宝碳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伟卿分别发表主题演讲,本环节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主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张平
山东京韵泰博负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帅
弗碳(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青
大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吴峥嵘
宝碳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伟卿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
在“全景生态 未来发展”的主题论坛环节,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广州市威士丹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
广州市威士丹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雄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
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
大会先后举行了三场高峰对话,在“实体经济与绿色零碳投资” 为主题的对话环节,中美绿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吴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绿色金融服务部总监韩冰;易建优居 (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林孟彬;铭壹亚力(浙江)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景波;远景科技集团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副总监任剑飞;北京金问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才华等专家和企业家代表,针对绿色零碳投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创新发展部部长张京良主持了本场对话。
在“零碳工厂,未来的“零碳”+“智造”” 为主题的对话环节,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总经理王崇宇;德力西电气可持续发展官孙艳辉;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碳认证事业部&北京联合创新中心吴斌;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任浩;国检集团总经理助理、华东材料事业部党委书记董事长彭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经理杨鹏飞针对不同行业零碳工厂的创建、评价及认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柴玉文主持了本环节。
在 “成就与展望,碳金融与ESG”为主题的对话环节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上海办公室汪小帆;上海麟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洋;长江双碳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柟;神木市大柳塔实验区兴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鹏飞,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崔宇针对碳金融与 ESG 的话题展开了对话与讨论。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为论坛发表闭幕演讲。
为了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事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论坛上先后举行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双碳产业孵化器启动仪式”、 “零碳工厂中国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零碳工厂证书颁发仪式”及“ 中国节能协会《碳减排数据互信管理规范》、《用能单位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建设评价标准》《用能单位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数据要求》用能单位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通用技术要求》《用能单位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总体框架》五项团体标准启动仪式”, 从产业孵化、工业减碳、标准建设等不同项目的实质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双碳产业孵化器启动仪式
零碳工厂中国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零碳工厂证书颁发仪式
《碳减排数据互信管理规范》标准启动仪式
《用能单位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建设评价标准》等4项团体标准启动仪式
本届论坛延续首届论坛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的碳中和专场精选优质项目路演环节,在众多报名的企业中,精选了8家企业优质项目,重点邀约了碳中和赛道有投资意向的近四十家金融、投资机构,现场路演、洽谈。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中航信托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李靖作为特邀嘉宾为路演企业和投资机构带来精彩点评,现场多家金融代表与路演项目方代表,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本次论坛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倡议,助力碳中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方法核算本次大会碳排放,主办方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为本次论坛颁发碳中和证书,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挺代表主办方接受证书。
国家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领导、碳中和领域专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代表、双碳领域相关的服务机构代表及媒体代表六百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关于中国碳金融论坛:
中国碳金融论坛是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举办的全球性大型国际论坛。论坛聚焦国内国际碳金融市场,通过趋势分析、投资洽谈、推介签约等形式,探索碳金融市场新机制,是国内碳金融领域最早发起的、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级别论坛活动。
自 2023 年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开办,目前已经举办两届。先后共有近百名政府领导、知名专家、行业学者、金融行业领袖、投融资机构高层现场发言;10 余项各类项目签约发布落地;近二十家优质项目和近百家投资金融、投资机构现场路演、洽谈,达成多项意向投资;近 1400 余名嘉宾现场参会,视频及图文直播观看总人次超过 20W+,论坛各类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超过 500W+阅读量,在双碳及金融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从街机到抓娃娃机,硬币经济也将被移动支付取
“解禁”百日,中兴复苏几何?
中建海丝城 237万㎡国际滨江大城
硬核赋能
雷沃新能源后发先至的“动力密码”
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布局雷沃重工并不算早,但其首款纯电动装载机推出至今,依然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热销产品。如今,新能源市场内卷严重,产品同质化问题逐步显现,雷沃重工的成功之处在于切中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竞争技术为本的发展关键,以及潍柴集团动力技术上的硬核底蕴加持。
相较于传统燃油装备,新能源产品的较量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动力链的技术实力比拼,主要涉及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多元化燃料动力等技术。在占到电动装备总体成本40%至50%的动力电池上,供应商品牌高度集中、产品质量差异不大。在电机、电控技术上,中小整机制造商多依赖于外部品牌,造成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匹配上参差不齐。而多数头部企业虽然实现了电机、电控技术的自主研发,但从产品的实际落地作业效果中不难发现,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等技术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以动力起家的潍柴,凭借在动力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早早布局新能源。多元技术路线并发之下,已完成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路线动力总成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雷沃重工的新能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能源全链路技术领跑 构建新能源版块新壁垒 以雷沃重工电动装载机为例:在动力电池上,有别于市场中普遍安装的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雷沃配备的潍柴弗迪定制化开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一大技术亮点。 潍柴弗迪针对工程机械工况定制化开发了具有超强寿命和超长耐久性的电池产品,更好应对工程机械设备高温、高湿和高强度作业要求,缓解电装用户的续航焦虑。 要知道高效的前提是安全,雷沃重工多角度入手加固电装“安全阀”。雷沃重工在电装上始终贯彻集成化设计。其中,动力总成和控制器集成之后,减少了高压线束,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得以幅提升。另外,动力电池和控制器整体封装,使得系统防尘、防水、防腐蚀性能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用电安全。 团队作战中,再强悍的兵也需要优秀的将领方能充分发挥作战能力,电控技术就是电动设备上的那颗“智慧大脑”,指挥着电动装载机,在更低消耗、更高效率的区间完成施工作业。 雷沃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控制策略,可精准控制各个动力单元,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电机运行,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调控。在提升各系统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降低设备使用电耗,从而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潍柴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核心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下,雷沃重工打造出兼具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些产品通过动力系统与能效管理的深度优化,不仅实现了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以全生命周期的高稳定性表现,逐步赢得市场终端用户的信赖。 全场景解决方案 定制绿色施工“最优解” 除了电装单兵作战外,雷沃重工凭借对施工工况与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新能源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工况的作业需求,为用户提供绿色、高效、可靠的施工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并配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在矿山领域,雷沃重工可提供包含FR750F挖掘机、FL966EV电动装载机和LT110H矿卡等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耐久性,完美契合了采矿作业环境下恶劣的施工环境与高强度的运行要求,为矿山开采作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设备支撑。 三大核心业务全面转型!雷沃重工新能源产品凭什么后来居上?